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 2023-02-06 10:08:08 |
2017年上海車展期間,時任保時捷總裁的Oliver Blume在眾泰展臺SR9面前佇立、一臉難以置信的瞬間被攝影師捕捉到,成為了業內廣為流傳的尷尬“名場面”。眾泰雖不能代表中國車企,一時間卻“聲名遠揚”,成為了中國品牌抄襲、山寨的代名詞。
而彼時,絕大多數中國車企都已逐步走上正向開發的道路,自此之后中國品牌更是通過夜以繼日的不斷追趕、自主研發,如今已在諸多領域實現了從追趕到趕超的大幅度進步,尤其在純電動汽車以及智能化、網聯化等方面,中國品牌的進步在全球范圍內有目共睹。甚至,當提及等值于40萬元人民幣的純電動汽車時,如今外國消費者也會想到蔚來、比亞迪、極氪等中國品牌。
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過去外資品牌在傳統燃油車方面有著遠超中國品牌的實力與經驗,但切換至新能源賽道后,中國品牌以“科技與狠活兒”展現出了驚人的爆發力。
今天的主角并非消費者耳熟能詳的中國品牌,而是由中國萬向集團收購的Karma Automotive LLC(以下簡稱Karma)。美國電動車初創公司Lordstown Motors Corp.(以下簡稱LMC)與其發生了一起商業糾紛。
LMC被指借合作之名 行茍且之事
2020年10月,總部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爾灣市的Karma向地方法院提交了一份起訴書,指控俄亥俄州的LMC違反合同,“厚顏無恥地竊取”知識產權并挖走了參與Karma信息娛樂系統開發的員工。
根據訴訟,兩家公司于2020年2月簽署了保密協議,允許LMC在五個月的時間內查看Karma的商業機密,以評估LMC旗下的Endurance皮卡能否使用Karma的信息娛樂系統(當時該系統正在開發中)。訴訟中指出,Karma和LMC于同年6月11日簽署了一份意向書,詳細說明了合作伙伴關系,LMC于7月9日通知Karma計劃繼續前進,并承諾向Karma支付款項。
Karma表示,合作是假,支票未曾收到。
8月6日,LMC取消了合作項目。但LMC利用從Karma竊取的商業機密并通過“挖墻腳”的形式組建了LMC Infotainment Group(LMC信息娛樂集團),法庭文件將其描述為“典型的企業間諜案件”。
值得注意的是,Karma的訴訟中將兩名目前在LMC工作的前員工列為了被告,其中一名是Karma信息娛樂開發的前總監Roger J. Durre。Karma聲稱LMC早在2020年4月就開始與Durre討論將他所帶領的團隊過渡到LMC的計劃,3月30日,Durre使用其在Karma計算機上的個人電子郵件帳戶,與商業房地產經紀人溝通商業辦公空間的選址問題。訴訟稱,這些談判斷斷續續地持續到8月份,以幫助LMC在奧蘭治縣找到商業空間。
2020年7月30日,也就是LMC宣告與Karma終止合作的前7天,曾在Karma擔任首席工程師/工程副總裁的Darren Post(現任LMC首席技術官)給Durre發送電子郵件,內容是估算在不使用Karma信息娛樂系統的情況下,LMC通過雇傭Durre和他的團隊所節省的成本。作為訴訟證據的一部分,這封電子郵件顯示,Post估計LMC雇傭Durre的團隊將比直接和Karma合作節省460萬美元。訴訟強調,“這封電子郵件是LMC意圖破壞與Karma的合作關系,挖掘員工并盜用Karma商業機密的關鍵證據”。此外,另一份報告顯示,Durre于2020年8月1日獲得LMC的軟件工作總監職位,并于8月3日被列入新公司的薪資系統,但他真正從老東家Karma離開卻是在9月1日。在此期間,Durre下載了至少七個Karma的文件,其中包含商業機密和機密信息,并故意刪除了數千個Karma的文件。
起初,LMC對Karma的起訴全盤否認,在法庭文件中,LMC稱Karma的指控是“虛構的故事”和“幻想”。LMC的理由有以下幾點:由于硬件差異,LMC無法將Karma所謂的私人信息應用到其卡車Endurance的信息娛樂系統中;前Karma員工選擇加入LMC,是因為Karma自身工程業務的調整;由于成本原因LMC沒有購買Karma的信息娛樂系統,而目前在LMC工作的Karma前員工,在工作中“根本沒有使用”Karma的商業秘密或機密信息。
由于LMC否認了Karma的指控加之調查需要時間,在最初的訴訟中,Karma要求對LMC實施臨時和永久禁令,以防止LMC使用Karma的任何知識產權,但這一要求被駁回。
新證據發現 Karma追加訴訟范圍
2021年,Karma基于新發現的線索擴大了對LMC的訴訟范圍,從最初的10項指控擴大至28項,增加了包括陰謀,欺詐和RICO指控(Racketeering Influenced and Corrupt Organizations——《反勒索及受賄組織法》,美國聯邦法律)。同時將LMC首席執行官Steve Burns,現任總裁Rich Schmidt,首席運營官John LeFleur和Post列為被告。
法庭文件顯示,Karma聲稱LMC利用潛在協議作為“詭計”,以便從Karma獲得與信息娛樂系統相關的專有信息。然而,所謂的盜竊不僅限于Karma的信息娛樂系統,而是設下了一個更大局,其中包括“有關Karma車輛幾乎每個方面的高度機密和專有信息”。例如,LMC逐字復制了Karma關于車輛動力改裝系統的技術規范之一,這是一項核心技術,規定了整個電動汽車的電源管理。在法庭的文件中對LMC的行為這樣描述:“被告厚顏無恥地、懶惰地在他們技術規格的首頁上打上'Lordstown'的字樣,卻未在正文中刪除‘Karma’字樣。”
向法院提交的新文件還稱,被告竊取了Karma開發計劃的整個部分,然后將其復制并粘貼到他們自己的公司文件中,其中包括軟件和硬件項目計劃和時間表,硬件規格,設計文件以及確定定價和電動汽車所用組件的材料清單。法庭文件還指控LMC甚至竊取了“Karma新車輛的秘密計劃”。
“簡而言之,LMC謊稱其對聯合開發協議感興趣,以進一步獲取Karma的商業秘密,并了解Karma的哪些員工可以通過竊取Karma的商業秘密和想法,來最直接地幫助LMC。”修改后的訴訟中寫道。
隨著Karma提供的證據愈發充分,法院的幾份公開文件里已經有了較為明顯的傾向,特別是關注到LMC在法庭明令要求交出證據的情況下發生了銷毀證據的事,引得法庭直接對LMC做出了罰款,并在之后的當庭辯論中要求陪審團將銷毀的證據認定為對karma的論點有利。
而通過這次“神仙打架”不難發現,如果說原來中國品牌抄襲外國品牌是拿著皮尺去丈量、拆了別人的產品去仿制,都是“低端玩家”的低端手法,那么如今外資品牌來竊取中資品牌的核心技術,真可謂是“高智商犯罪”的典型代表了。而且不僅是挖技術,就連團隊也要打包帶走,這也從側面反映出近幾年中國品牌的技術實力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以至于部分技術不再能通過簡單的抄襲、模仿而實現。
Karma和LMC是誰?
或許中國消費者對Karma和LMC都非常陌生,明明是一起發生在美國的商業糾紛,怎么還有中資品牌的事?事實上,Karma是一家名副其實的中資車企。
2007年,由前寶馬設計師Henrik Fisker創辦的豪華新能源汽車公司Fisker Automotive正式成立,旗下首款電動豪華跑車Karma于2009年正式發布,并迅速受到了眾多好萊塢明星的追捧,令其成為了和特斯拉齊名的豪華新能源車品牌。但Fisker之后的經營陷入困境,并于2014年被萬向集團以1.492億美元收購并改名為Karma汽車。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萬向在中國拿到第六張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但當年卻并沒有將Karma業務發展到中國的打算。
2017年,萬向正式復活這一被稱為“特斯拉一生之敵”的品牌,推出了新車Karma Revero,售價約為13萬美元。Karma對標的是阿斯頓·馬丁、邁凱倫、蘭博基尼和保時捷。市場布局方面,Karma將以美國加州為中心,然后擴展到北美和歐洲,最后才是中國市場。在萬向集團看來,加州是全球法律法規的制高點,如果Karma首先進攻的就是最高端市場,對標的是最嚴格標準。“Karma的產品永遠是在加州生產,然后出口到中國”。這讓Karma的打法別具一格——作為一家中資車企,但戰略和業務重心都不在中國。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Karma的東家的萬向集團,其前董事局主席兼黨委書記魯冠球入選“2022汽車名人堂”,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人。據悉,汽車名人堂創立于1939年,此前的入選者包括福特家族本森·福特、豐田汽車創始人豐田喜一郎、奔馳汽車創始人卡爾·本茨等,可見,汽車名人堂基本代表了汽車領域對個人的最高認可,截至目前,汽車名人堂共有近800人入選。
而成立于2018年的LMC,是由美國貨運卡車制造商Workhorse前首席執行官Steve Burns創立。借助通用汽車削減成本的機會,LMC于2019年5月獲得了被關閉的洛茲敦工廠。在收獲生產基地的次年3月,LMC以1200萬美元的價格和公司10%的股權,從老東家Workhorse處購得W-15皮卡的知識產權,并在此基礎上開發自有品牌的電動皮卡Endurance。2020年10月,LMC與一家名為DiamondPeak Holdings的空殼公司合并,以特殊收購公司(SPAC)的方式在納斯達克上市。上市初期,這家新勢力的估值一度達到16億美元。
別看LMC成立時間不長,但LMC的Endurance皮卡受到了青睞,其中,前美國總統特朗普還親自為其LMC站過臺。并且,富士康也看好該公司的發展,2021年11月11日,富士康披露公告稱,同意正式收購LMC位于俄亥俄州洛茲敦的工廠,此前,富士康在2021年10月便與LMC簽署框架協議,以約5000萬美元收購其4%的股份,并以2.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面積約合58萬平方米的工廠。此外,富士康還同意代工洛茲敦汽車旗下的電動皮卡Endurance。
據悉,由鴻海(富士康母公司)制造的電動皮卡Endurance系列車款已開始出貨,首批將有500輛電動皮卡陸續從俄亥俄州廠區交車。LMC表示,Endurance電動皮卡已經獲得美國環境保護局(EPA)和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CARB)認證,第一批消費者訂購車款,約有500輛已經從鴻海俄亥俄州電動汽車廠區離廠交車給消費者,并且Endurance還入圍了2022年北美年度度卡車大獎,最終名單將于2023年1月公布。
雖然,LMC看似正在走上正軌,但其面臨的問題也不少。除了此前推遲交付時間之外,還有一家名為興登堡研究的做空公司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一份針對LMC的報告。報告指出,LMC通過夸大實際訂單需求來誤導投資者,而該公司的資金儲備根本不足以支持成規模的訂單生產與交付。同時,做空公司表示LMC的電動皮卡離實際量產還需3~4年時間,并指控創始人在出售股份等方面存在違規行為。更令其困擾的是,LMC還被曝光一輛原型車起火,盡管該公司聲稱汽車生產早已自動化,火災是因為“人為錯誤”造成的,但LMC原本不高的口碑還是進一步跌入深淵。在經歷了破產危機和人事震蕩后,LMC股價進一步暴跌,并再無回漲之跡象。進入11月后,LMC股價僅5美元左右,只有巔峰時期的六分之一。
隨著雙方對薄公堂,未來更多的細節會被披露。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